这两天,是业绩爆雷潮的时候,真是三步一颗雷。所以整的昨天的市场,指数基本可以说没跌天创网,但4000多只股票下跌,下跌中位数1.3%,绝对不小。但看最近一季报的表现,也是最好把握市场脉络的时候,对此下面我仔细说。
一,有代表性的业绩下滑
一季报的有个明显特征,就是整体行业业绩下滑的情况非常多,基本都是全行业通杀,没有幸免的。
比如煤炭行业部分龙头的企业的一季度数据:
其他不多举了,这三家基本体现全行业的状况,之前煤炭业绩好了3年,就被说成煤炭不是周期行业,但现在看,妥妥的进入了下行周期
还有医美行业,著名的医美三姐妹情况如下:
展开剩余81%并且三家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全都是大幅下降的,这背后的原因,大家都清楚,反正爱美已经是次要的事情了。
其他还有像有机硅行业:龙头合盛硅业业绩同比下滑50%,兴发集团同比下滑18%,东岳硅才同比下滑19%
其他的化工大类,也是好的少,糟的多,看看扛把子万华化学,同比下降25%
至于已经老大难好几年的房地产、钢铁啥的,就不举例了。
二,祸兮福所倚
看上去,整体业绩是差,去掉银行、保险这些金融股就更差。但行情支撑到现在靠的是什么?一靠央妈指挥证金护盘;二靠政策刺激预期。越是预期差,越是政策刺激强。会想去年924行情上来,不就是如此吗?
所以,现在的市场,预期未来经济复苏,自然有人做多;预期经济差,政策会刺激,还是有人做多,所以永远不缺做多力量。
所以普通人来说,因为季报暴雷,就怀疑后市能力,这就是后知后觉。真正要做的就是看清做多力量背后是谁天创网,这点非常重要。如果是机构坚决做多,波段反攻的机构会就很大。而如果是游资、投机客的短期行为,那么往往涨起来之后跌的更凶。
三,看清博弈的全局
比如我们看下面这个股票,一段时间震荡上涨,一段时间震荡下跌,回头看走势,自然知道震荡上涨的时候,肯定有机构在里面积极参与;之后震荡下跌,机构态度肯定是不积极的。
问题是刚震荡的时候能否看清,这才是有价值的。否则等到该涨该跌都走出来了,就没有实际意义了。
但要看清机构行为并不容易。这是因为机构和散户之间就是博弈关系。而在博弈过程中,机构很容易一看到散户的总体动作,但散户却看不清机构动作。结果就是散户明显处于信息劣势中。这个局面不摆脱,哪怕靠猜,偶尔猜中了机构的动作,但只要这样的人一多,机构必然主动换方向,最终还是散户吃亏。
但随着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,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、筛选、整理和挖掘,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后,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现象,比如「交易行为」数据,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,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、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,因此就可以揭示更多鲜为人知的交易细节。
所以,我们可以观察「全景K线」来看清市场中的机构博弈。橙色K线其实对应的是下方橙色柱状,代表机构在积极动作,而灰色K线对应的是没有机构积极动作的阶段。为何这个股票大涨大跌,显然就是机构参与积极程度不同所致。
PS1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
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
当然,看清机构动作还只是第一步,操作就必须再把握住短期的波动。这往往是由各种「强力行为」来引发转折造成的。比如绿色代表的就是「强力回吐」行为,出现之后说明回吐抛压强力,股价自然容易被抛下去。相反,一旦K线出现紫红色,说明是「强力回补」行为爆发,大量抄底买盘来了。
对于投资者来说,也只有看清机构动作,才能做出相对客观的判断。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这种观察机构动作的需求尤为迫切。
PS2:
绿色k线,代表「强吐」,即「强力回吐」行为,表示前期获利资金回吐,做空力度加大。
玫红色k线,代表「强补」,即「强力回补」行为,表示前期做空资金回补仓位,做多力度加大。
PS3:
「全景k线」数据是将:机构库存、空头回补、资金交点、强力回补、强力回吐等共计五个数据,用不同颜色映射到对应的K线中,态进行映射。
这样,观察市场,能够更直观、更全面、更系统。
四,数据异动
统计「机构交易特征」,能够看到「4-5日库存」数据出现继昨日井喷之后,今天继续提升到2000家水平之上。这意味着连续4-5天机构活跃的股票大幅增加,也意味着未来机构能够持续积极股票数量多数还会明显增加,这对市场的健康非常有利。
回顾历史上,「4-5日库存」数据出现井喷之后,指数未必都能一路向上,但至少都有一段时间稳定,而稳定期间恰恰是个股机会百花齐放的时候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天创网,都是骗子。
发布于:上海市中金汇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